本文转自:人民网-青海频道
马可欣
“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,这次能亲眼看到条纹彩陶靴,我感觉很激动!”来自福建省福州市的蔡玴铭兴奋地说。今年暑假,他和爸爸一同开启了这趟青海之旅,而青海省博物馆成了他们了解青海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。
来到青海省博物馆,可以看到,门口已排起蜿蜒百米的长队,清一色的年轻面孔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暑期青海省博物馆迎来了参观热潮,日均游客接待量突破一万人次。
游客在青海省博物馆拍照打卡。人民网 马可欣摄
博物馆缘何“圈粉”年轻人?
在社交媒体时代,年轻人热衷于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。博物馆里独特的文物、精美的展览布置、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,都成了他们拍照打卡的绝佳选择。
“我很喜欢这个彩陶壶冰箱贴,它将古老的彩陶艺术以全新的形式呈现,让历史不再遥不可及。”来自山东章丘的大三学生王建伟说。据了解,青海省博物馆马家窑系列文创冰箱贴暑期旅游旺季月销可达千余件。
青海省博物馆内的鸮面陶罐。人民网 马可欣摄
光是拍照打卡,还远远不够。许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,是为了探索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魅力,给自己加一顿精神“营养餐”。“不管去哪里旅游,我一定会和家里人去当地的博物馆,这是了解一座城市的窗口。”来自河南的中学生郑林蕊向来访者分享着自己的想法。
如今的博物馆早已摆脱了传统沉闷的展示方式,借助数字化、沉浸式等创新手段,让历史绽放新的光彩。
走进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的地球科学展厅,裸眼3D技术重现青藏高原隆升过程,让海拔变化的亿万年地质史诗在眼前生动铺展。对于小朋友来说,来到这里不仅可以放松身心,更是获得了一次学习充电的机会。
小朋友正在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内体验相关项目。人民网 马可欣摄
“暑假期间,我们还举办了小小讲解员、亲子观鸟、专家讲堂、博物馆之夜、地质研学等活动,有效地丰富了少年儿童暑期生活。”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副馆长张钟月表示。
作为国内首家以自然资源为主题的省级博物馆,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2025年7月至8月下旬累计接待游客超3.8万人次,参观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倍。
张钟月向来访者展示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的数字平台。人民网 马可欣摄
面对暑期客流高峰,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更是多举措优化服务保障,每日将开馆时间延长1小时,满足更多游客参观需求。展厅内,新升级的手机导览系统让游客扫码就能听到生动有趣的自然知识。“这个AR导览太酷了,恐龙居然在手机里‘活’过来了!”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安嘉澍举着手机激动地向妈妈展示。
游客正在自助智能导览机前领取设备。人民网 马可欣摄
最受欢迎的还要数馆内的4D科普影院和大美青海反重力体验仓。在4D科普影院,当影片播放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雅丹地貌的巍峨时,座椅随之震动,引来阵阵惊呼。反重力体验仓内,孩子们则在欢笑声中感受着青海的壮阔美景。
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内,游客正在参观。人民网 马可欣摄
当璀璨文明遇见创意无限的时代,博物馆不再是尘封历史的陈列室,它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、知识与趣味的潮流坐标——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,正在青海省西宁市的夜晚里焕发新的生机。
赢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